健康科普

入伏养生正当时:中医“冬病夏治”调理法

今日入伏,一年中阳气最盛、天地间“温煦之气”充沛的三伏天正式开启。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理念正源于此——借此时机,驱散体内深藏的寒湿阴邪,扶助人体阳气,缓解或预防冬季易发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(如老慢支、哮喘、鼻炎、关节冷痛、畏寒怕冷等)。

1.温阳食疗: 生姜、羊肉(体质适合者)、桂圆、核桃等温性食物可适量食用,烹饪时加入葱、姜、蒜、花椒等辛温调料,助阳散寒。避免过度贪凉饮冷。

2.穴位保健: 常用穴位如足三里(健脾胃)、关元(补元气)、大椎(通阳散寒)。每日温和揉按或艾灸(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),激发经气。

3.适度运动: 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、太极等舒缓运动,微微汗出为佳,助气血流通,排出湿浊,切忌大汗淋漓反伤阳气。

4.三伏贴敷:于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特定日子,将温阳散寒的中药膏贴敷于背俞等穴位(如肺俞、脾俞、肾俞),借助药力与节气之力振奋阳气,驱散寒邪。

入伏养生正当时:中医“冬病夏治”调理法
入伏养生正当时:中医“冬病夏治”调理法

冬病夏治作为中医”治未病”理论体系中的关键临床干预策略,彰显了中医预防医学的核心理论架构。基于三伏天这一特定时令的气候特征,运用温补疗法调节机体阳气,可为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性干预奠定生理学基础。

相关新闻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2025092108164146
关注微信

2025092108164136

联系客服

2025101605295213

电话:0370-5090120
手机:19913708630